当好发展尖子生,蹚出共富新路子——省委全会部署激励江苏干部群众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
当好发展尖子生,蹚出共富新路子——省委全会部署激励江苏干部群众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
当好发展尖子生,蹚出共富新路子——省委全会部署激励江苏干部群众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
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强调,要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,积极探索(jījítànsuǒ)经验、发挥示范带动(dàidòng)作用。
共富(gòngfù)号角催征。8500万江苏干部群众紧扣全会部署,以更强(qiáng)担当、更实举措,布局共同富裕(gòngtóngfùyù)“一盘棋”,打出创新发展“组合拳”,当好发展“尖子生”,蹚出共富新路子。
借力“土特产”,村庄驶上“快车道(kuàichēdào)”
如何扎实(zhāshí)推进乡村(xiāngcūn)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,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?记者走进苏北苏南的村庄寻找(xúnzhǎo)他们各自的“行动方案”。
“贯彻落实全会精神,我们基层要落在行动上。”这两天,在苏北洪泽湖畔(pàn)的泗洪县界集镇娥眉村里,村党支部书记孙泽栋正为一个(gè)大项目忙得脚不沾地,“我们村与洪泽湖畔的3个村联手打造成子(zi)湖文旅产业园。这是个集村(jícūn)居民宿、水上乐园、休闲农业于一体的文旅聚集区(jùjíqū),建成后,将帮助4个村都驶上‘共富快车道’!”
7年前,娥眉村还是一个经济薄弱村,村集体年收入仅几万元。孙泽栋从“一条鱼”起步,提升村集体塘口收益,而后他又从土地里找效益,吸引多种农产品加工项目落户。为了助销村里的(de)农产品,最近他成了带货主播“苏北胖哥”,一场直播为村里销售3000斤(jīn)红薯(hóngshǔ)粉条(fěntiáo)(fěntiáo)。“我们村拥有红薯粉条加工手艺的村民有100多人(duōrén),接下来要建一家粉条加工厂,让留守在家的村民都有活干!”说起村庄的下一站幸福,孙泽栋眉飞色舞(méifēisèwǔ)。
同样是滨水村,昆山市锦溪镇朱浜村另有(yǒu)一幅振兴图景。这个村曾以砖瓦烧制出名,至今留有(liúyǒu)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砖窑。于是,该村从一座古窑起步,挖掘“窑、水、田(tián)、居”资源,打造文旅“金砖水乡”,用一杯“窑烧咖啡”引得上海等周边城市(zhōubiānchéngshì)游客纷纷来尝新。
“全会对做优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、推进(tuījìn)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等作出具体部署,我们将结合村庄实际(shíjì)抓好落实。”朱浜村党总支书记陆淀明说。怎么抓落实?继续从土里掘金、找“共富秘方”,村里计划推进填土复垦430万立方米,打造1600亩(mǔ)高标准农田,每年(měinián)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92万元(wànyuán),同时以“砖窑文化”为特色,配套乡村窑文化体验区,打造砖窑文化体验产业,让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,生活越来越有(yǒu)奔头。
密织“保障(bǎozhàng)网”,群众幸福更“有底”
中国式现代化(xiàndàihuà),民生为大。江苏各地各部门积极加强基础性、普惠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(jiànshè),解决好养老、托育、生育(shēngyù)、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等涉及群众急难愁盼(pàn)的问题,为困难家庭兜底,为高质量发展增温,让群众幸福更“有底”。
42岁的阜宁县居民李扣如,不久前不幸被确诊为癌症。上有70多岁的老人,下有正在读书(dúshū)的孩子,还有自己的巨额医疗费,正当他面临巨大经济压力之时,阜宁县民政部门及时摸排(mōpái)、发现,将其第一时间(shíjiān)纳入大病救助和低保对(duì)象。据阜宁县民政局副局长韩(hán)亚东介绍,当地持续开展低收入(dīshōurù)人口救助帮扶(bāngfú)排查专项行动,还定制了救助个案智库,建立了救助案例库,分类形成因病致贫、突发灾害等7类处置模板,根据“大走访”信息反馈与“个案智库”比对,实施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,为困难家庭兜牢(dōuláo)民生保障底线。
在江苏,一张民生保障网(wǎng)编织得越来越精细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保障低收入(dīshōurù)人口96万人(wànrén),全省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(měirén)每月873元(yuán),城乡特困(tèkùn)供养平均标准分别达每人每月1733元、1209元。为完善全省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及动态监测信息平台,省民政厅与省人社、医保等7个部门联网,实现182万低收入人口和其他风险对象(duìxiàng)动态精准监测,对出现重大情况的家庭,及时上门摸排,实现早发现、早介入。
每天清晨6点多,苏州市姑苏区里(qūlǐ)河(hé)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包子铺前就排起了队(duì);中午,队伍更长人气更旺,因为,各式菜品(càipǐn)色泽诱人、香气扑鼻。“吃完饭还可以参加舞蹈、书画等(děng)文体活动。”项目负责人姚远介绍,聚焦老年人“一餐热饭”难题,姑苏区创新建设“幸福助餐工程”,形成(xíngchéng)覆盖广泛、方便可及、多元参与的助餐服务体系,并以助餐服务为纽带,提供文娱、教育、托养等服务。
姑苏(gūsū)区的“一餐热饭”探索,是全省“舒心助餐”行动的一个缩影。据悉,目前全省共建(gòngjiàn)有各类老年助餐点8000多家,为140万人提供助餐服务(fúwù)。省民政厅(mínzhèngtīng)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(xiàn),全省正推动全场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。建设标准化家庭养老照护床位,为居家的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、康复护理等(děng)专业化服务。面向(miànxiàng)经济困难、高龄老年群体,提供助餐、助洁、助浴、助医等上门服务等。
端稳“金饭碗”,民生基石更(gèng)坚实
就业是民生之本,一头连着(zhe)经济发展,一头系着千家万户。江苏各级各部门多措(duōcuò)并举,稳定就业容量、扩大供给增量、提高服务质量(fúwùzhìliàng),突出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。
“这是我今年端午节收到的最好礼物!”这两天,江苏大学车辆工程专业(zhuānyè)毕业生王静收到了(le)光束汽车有限公司(gōngsī)的录用通知,即将入职该公司的技术和品质管理岗。据光束汽车公司的高级招聘经理耿建介绍(jièshào),由于今年公司行情稳步向好,员工需求量也稳步增长,总部和整车生产基地已经招聘了技术研发、一线操作工等员工近(jìn)500人。
重大项目(zhòngdàxiàngmù)建设犹如强劲引擎,以“磁场效应” 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,不仅(bùjǐn)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,更为就业市场培育新动能。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薛勇介绍了(le)一组最新数据:截至(jiézhì)4月底,500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19亿元(yìyuán),完成率35.5%,超序时进度2.2个百分点;274个计划(jìhuà)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76个,开工率64.2%。企业用工实现逆势上扬,4月底,全省企业用工登记2084.5万人(wànrén),同比增加5.9万人。
新职业(zhíyè)引来更多新就业(jiùyè)。这两年,建筑类专业的(de)(de)毕业生找工作“有点难”,但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蔡帮涛却顺利找到了工作。“学校免费开办的BIM建筑信息模型(móxíng)应用项目培训帮了大忙!”南京市人社局职培中心就业培训科科长杨帆说(shuō),结合南京产业体系和人才需求,人社部门联合高校、企业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(jīgòu)等,以(yǐ)政府补贴的方式,推行“岗位需求+技能培训+技能评价+就业服务”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,主要集中在智能网联汽车装调与测试、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、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等新职业方面。
优化提升不少于300个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(fúwùzhàn),兜底帮扶不少于3万名困难群体就业……江苏持续(chíxù)优化升级“就在江苏”“苏心聘”平台,完善(wánshàn)智能化搜索功能,归集发布600万个(wàngè)以上就业岗位,着力打造上下联动、多方合作的“1+13+N”直播(zhíbō)带岗服务矩阵,整合直播平台与“就在江苏”底层数据,促进供需(gōngxū)精准匹配,持续加大对大龄、残疾、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。
“实施(shíshī)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,完善多层次医疗卫生(yīliáowèishēng)服务体系,增强基本公共服务(gōnggòngfúwù)均衡性可及性。”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,做好(zuòhǎo)以文(yǐwén)化人、以文兴业的文章,更好地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。”……全会关于(guānyú)共富的一条条细化要求,如春风化雨,滋润江苏大地,指引、鼓舞着8500万干部群众,咬定青山不放松,在共同富裕路上走在前、做示范。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唐悦 白雪 刘霞(liúxiá) 聂伟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